admin 發表於 2022-9-16 15:45:41

報人寻根:一台印刷機,印记东江纵队战火辦報史

怀念馆事情职員為年青记者讲授印刷機的汗青。

進步報社設在罗浮山朝元洞的道观,杨奇社长在門口。

位于东莞大岭山镇大王岭村的大师连合報社址。

在罗浮山朝元洞印刷出书的《進步報》。

采访组在印刷機两旁鹄立,向革命報人先辈致敬。

赤色基因

第55期

79年前的1942年春季,抗日战役正处于相持阶段,一份鼓動華南敌後抗日军民的新報纸出生。它就是东江纵队的构造報《進步報》。20岁的杨奇担當《進步報》社长。這是他第一次执掌一份報纸。在他傳奇的報人生活中,亲手開辦過五份報纸、主持過七份報纸,包含《華商報》、《南邊日報》、《羊城晚報》、香港《至公報》。杨老社长依然健在,像一盏灯塔,指引我等子弟前行。

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,是昔時东江纵队带领构造地點地,進步報社社址也在這里。這個初夏,咱們来到罗浮山“寻根”,探寻這段赤色消息史。东江纵队怀念馆的“镇馆之宝”,《進步報》的印刷機,無声又高亢地讲述烽火中的辦報進程。

從《大师连合報》《新苍生報》,到《东江民報》《進步報》

1940年10月,廣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由大队长曾生(後任东江纵队司令員)带领挺進大岭山區,建立抗日按照地。1941年1月,第三大队在此開辦《大师连合報》,這是抗战時代廣东敌後疆場第一份革命報纸。報社辦公地在大岭山大王岭村,一座“三間两廊”民房。

“咱們刚到那邊的時辰只有100多人,方才占一個地皮,他(曾生)就要辦報纸,我感觉很不简略。他说:‘辦報纸很首要,可以鼓吹咱們的政策。你們在东莞應當很清晰,這里不少匪贼,每一個都占了必定地皮。為了暗示咱們是共產党,和他人分歧,咱們必需辦個報纸。’”原大师连合報社賣力人杜襟南曾在文章中回想了那段汗青。

省委党史钻研室党史專家魏法谱先容,曾生达到大岭山後,試圖操纵電台與中心举行联结。無奈,那時没有專業技能职員,也没有電台呼号,只能寄托電台接管信息,再作為消息刊發。因而,報人們在此操纵電台、收報機和明码本等,收译消息電訊,再利用印刷機印發報纸、傳单。

1941年2月,王作尧带领的东宝惠邊人民抗日游击大队開辦《新苍生報》,社址在現深圳羊台山。1941年7月,為了增强带领,两家報社归并,以杜襟南(陈嘉)為社长,沙克(李东廉)為副社长,金石坚為支部布告,编纂、记者有杨奇、李征、何泰、涂夫、史明同等志。《大师连合報》改成以干部為重要工具的刊物,《新苍生報》仍以四開報纸情势继续出书。

1942年1月初,东江纵队賣力转移香港的文化人到内地。邹韬奋、茅盾、黎澍、宋之的等被放置住在宝安县白石龙村四周,他們很關切敌後消息出书事情的环境,细心观光了鼓吹品展览,對套色油印出书的報刊很感乐趣。

邹韬奋连连惊叹:“真不简略,如斯艰辛情况,四周為家,為民族解放大呼大呼,可喜可嘉!”他建议辦一份代表公眾措辞的報纸,军队首长赞成,决议将《新苍生報》改成《东江民報》。邹韬奋题写了《东江民報》報名,還撰写社论《惠博失陷的教训》。茅盾题写了副刊“民声”刊名,丁聪、特伟两位画家画了漫画。《东江民報》從1942年2月到3月,共出书了六期。

1942年春,因為情势成长的必要,曾、王两支步队归并建立廣东人民抗日总队。总队政治部将《东江民報》改成《進步報》,作為总队的构造報,3月29日正式出书。杨奇担當社长。《進步報》属总队政治部直接带领,起頭時是四開的油印報,今後成长為對開的大報。深圳坪山新區石灰陂村的东江纵队怀念馆内,有一座小平房,昔時曾是《進治療狐臭產品,步報》的辦公地點。報社就是文化游击队,與军队一块兒战役,風里来雨里去,以天作帐,地作床,一向在艰辛的情况中對峙出书,傳布党的政治主意,引导东江地域的抗日事情和斗争。

1943年12月3日,东江纵队颁布發表建立。《進步報》成為纵队的构造報,连夜赶印出《廣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建立宣言》,和东纵司令部《關于抗日武装结合同一批示的第一号书记》。

《進步報》大部門時候都是在活動的战役情况中出书油印報,但它有两個時代是铅印的。1944年12月,報社在大鹏丰島時,情势比力平安,有前提操纵铅字和呆板印刷。1945年元旦,第一张用赤色印刷的報纸,登载了毛泽东主席文章《1945年的使命》。在這里,出书了五期铅印報纸。

1944年末,东江纵队建立一周年時,纵队政治部傳递全队,表彰報社:“在爱民出產和成长大眾活動上有偉秀成就,成為一個事情部分的名誉傳统。”

接管印刷機,罗浮山朝元洞中辦報

另外一個铅印的時代,在博罗罗浮山。這台印刷機作為首要脚色登場。

1945年3月,按纵队带领批示,《進步報》開往罗浮山區,接管國民党《博罗日報》留下的印刷機。報社同道當即開赴,达到罗浮山。為了便于做好新區的大眾事情,消退租息創建政权,報社驻扎在福田四周的三星书屋。在呆板没有装好以前,先规复油印出书。颠末一段時候油印過渡,用上了呆板,進级為铅印。

提及這台印刷機,另有一段古。1941年,博罗日報社长、前進人士陈洁多方募資,购得這台八度印刷機。1944年6月,日伪军大扫荡,《博罗日報》破產,陈洁等将呆板藏在附城上寮农夫陈景青家中。1945年春,中共廣东省姑且事情委員會带领构造和东江纵队司令部、政治部和後勤构造先落後入罗浮山,司令部在現在东纵怀念馆阁下的朱明洞冲虚古观。經陈洁告诉,由十多名兵士将這部近一吨的印刷機拆散,手挑肩扛運到山中朝元洞,供《進步報》利用。

东纵自力大队政委张英(新中國建立後任铁道兵政治部副主任)讲述過抢運颠末。他接到司令部号令,率一其中队潜入敌占區博罗城,抢運《博罗日報》丢下的印刷機。他率队一天急行军,找到印刷機。兵士們拆卸呆板,每部件包好,一颗螺丝也不丢。包装字盘,把每格铅字塞紧在盘架上,使字粒不掉。然後两個字盘合起来,中心垫上几层纸,避免两個字盘磨坏铅字。呆板转運到罗浮山朝元洞,“一夫當關万夫莫開”的险峻之地。

“有了印刷機,報纸印刷速率加速,刊行量變大,有益于鼓吹抗战事情。”东江纵队怀念馆馆长曾庆香先容。怀念馆内展出的《進步報》78期“敌寇分路進攻惠州”,92期“博罗民主县當局建立”等消息,都是执政元洞時代排版印刷的。

咱們在印刷機前立足谛視。呆板老旧,布局简略,像铁块拼搭积木同样。据先容,如今要時時给它涂抹機油,连结亮度。遐想昔時它执政元洞時,先辈們严重又强烈热闹的辦報排場。1945年大事不竭,印刷機開足马力運转。

东纵北撤,《進步報》和印刷機完成任务

东江纵队成长很快,辖下四個批示部(包含江南、江北、海陸惠邊和粤北)11個支队,约万余武装。《進步報》增长了职員,建立编纂部、出书部、刊行部、印刷廠,共四五十人。所登载消息以“短”“多”见长,少则几十字,多则数百字,如“战役简報”專栏,说话普通活跃,有時還加之一些廣东处所方言。它也很注再版面装潢,如题目美術字常常變革,器重插圖和色彩,刻写、印刷都到达至關高的程度。

不但出书報纸,還出书刊物、小册子。有《政工导報》、《整風文件》、《共產党人》、《哀悼邹韬奋师长教师特刊》、《论结合當局》、《论解放區疆場》等。為了扩展政治影响,毛泽东主席著的《论结合當局》(铅印本)經由過程地下交通站,機密刊行到廣州和香港敌占區。书報刊行范畴,除东江解放區,還刊行到珠江、西江、韩江、粤中、南路等游击區和兄弟军队。

1945年8月15日,日本法西斯宣布降服佩服。9月5日《進步報》出书第100期,以“本報同人”名义颁發了百期怀念献词,鼓動感動写道:

一百期的進程不算长,但也其实不短,試摊開咱們的報纸看吧!那是一幅布满磨难却又布满朝气的一百期呵!在那邊有着血和泪,但也有着热和爱,有着稠密的暗中,但是更有着光辉万丈的光線!百期的報纸為中國人民留下了名誉的记录,這些记录正歌唱咱們的英雄因歼灭人类恶魔而創下的古迹。

如果問咱們百期做了甚麼?那末,對峙抗战连合前進就像一根红線贯穿戴《進步報》的一百期,若是把本報的成长進程分為几個阶段,那末,五十期正仿佛一個路碑。前五十期標记着在敌伪摧残下的暗澹谋划,後五十期却標记着在艰辛岁月中的茁壮發展。随後我队接管了中共的名誉带领,本報已成為东江纵队党军的公然喉舌了。

這一天,《進步報》召開庆贺大會,举辦出书百期報刊展览,中共廣东區委鼓吹部长饶彰風同道到會庆祝。同道們唱起1944年團體創作的社歌:

咱們是一群酷爱故國的後代,咱們是一队文化阵線的青年。三年来走遍了惠(阳)、东(莞)、宝(安)、博(罗)火線,活泼在仇人心脏後方。密林深山,是咱們的工場,出產了万千精力粮食。

咱們的步调一致,咱們的方针同样,争故國的自由,求人类的解放。谁说咱們不會兵戈?钢板、铁笔是咱們的炸弹和钢枪。咱們的油墨泼向法西斯匪贼;咱們笔尖刺向反動派的脸庞。

咱們也曾记录下灿烂的阵線,指导大眾朝着一個成功的標的目的。事情尽力,進修严重,教诲公眾,组織武装。咱們要做爱民出產的好楷模。

同道們,紧记上,咱們是民族的前锋,咱們是民族的栋樑,咱們要站在本身的岗亭,直到仇人的衰亡!

1946年6月,东江纵队接党中心号令:北撤山东烟台。《進步報》完成為了本身的汗青任务。北撤前夜,報社将印刷機拆散埋藏,事情职員廖荣受伤不克不及随队,以和尚身份隐居执政元洞,賣力庇护呆板。

新中國建立後,這台呆板由惠阳印刷廠继续利用。1978年,在原《進步報》随军记者钟紫和廖荣帮忙下,呆板運到博罗县博物馆保藏,被定為國度二级文物。2003年,在东纵建立60周年暨怀念馆完工之際,印刷機“入住”怀念馆,成為“镇馆之宝”。

忆昔

《進步報》的辦報故事

“《進步報》一出生,就处在日、伪、顽三面夹击的情况中。”原進步報社社长杨懶人豐胸神器,奇曾回想,進步報社無固定社址,常常跟從军队展转活動。同道們要背负繁重的纸张和东西转移。在深山密林里,他們用军毡架起帐篷,把藤篮當成桌子,举行编纂、钞缮、油印事情。

1943年,在处所党组織的帮忙下,報社的油印室設在东莞厚街四周的雙岗村,编纂室放置在厚街古老迈屋内。厚街镇内,伪军不少,紧挨着编纂室小路的那一邊,就住着成连的伪军,中心只隔着一堵高墙,伪军兵士的喧華声和洗澡時的泼水声,都听得一览無余。同道們把這类环境叫做“置之死地尔後生”。厚街與雙岗之間的联结事情和稿件的通報,由一位機伶的“小鬼”和本地一名妻子婆担當。《進步報》在這里出书了三個月,始终没有被仇人發明。

到了11月,日军出動了一O四师團一部,又鸠集驻守在东莞县城、石龙、太同等地的日军和伪军三十师等共约九千人,采纳“铁壁合围”的战術,向东莞大岭山按照地倡议所谓“万人扫荡”。随後又對宝安地域举行了快要一個月的“一起围攻”。仇人還在“和平區”策動“清乡”。報社的处境十分邪恶。仇人在桥頭挨家逐户查抄時,房主实時通知,報社职員機警迅敏地闪入屋後的庄稼地里,逢凶化吉。在河田,也曾從仇人的包抄下逃出,潜藏在荔枝園的树梢上,避過仇人的搜捕。另外一次,晓得動静较迟,只好把油墨和印刷东西丢進鱼塘里,比及夜間才把它打捞上来。

當報社仓促撤出河田、桥頭以後,在唐尾厦村住了几天,很快就接到政治部的批示,转移到大鹏半島靠海邊的鹅公村去。從西到东,白日走路,晚上编報,足足花了半個月的時候。《進步報》第50期是1944年的新年号,這一期是在路上编好、刻好蜡纸後请惠阳大队油印室代印的。出书以後,同道們在大大前夜赶到鹅公村。

抚今

罗浮山,從文化山到赤色山

罗浮山是中國十大玄門名山之一,素有“岭南第一山”、“百越群山之祖”的佳誉。罗浮山具有泉、池、涧、瀑、林、洞、观、寺、塔、峰等异景奇观,被评為“國度级風光胜景區”、“國度5A级游览景區”,和“中國自然氧吧”“中國健身名山”、“天下中醫藥文化宣布道育基地”。灵秀與奇美,留下了历代浩繁名流、骚人與學者的萍踪。

共和國十大元帅中有七位,和近500位建國将军,曾到临罗浮山休養。元帅楼和将军楼,成日本伴手禮,為灿烂汗青的见證。現在,东江纵队怀念馆成為追寻赤色萍踪的“按照地”。在此根本上,罗浮山景區串连起怀念馆、东江纵队司令部原址、东江纵队對外联结处、元帅楼、将军楼等赤色革命場合,凸起情境體驗。景區正尽力打造成為博罗县下层党建赤色“新地標”。

罗浮山景區踊跃相應“文旅+”期間成长新潮水,深挖罗浮山中醫藥文化、宗教文化、赤色文化、摩崖石刻文化和南粤古栈道文化,文旅、美白牙膏推薦,體育、康養、研學、党建、團建等财產深度交融,不竭晋升景區软(硬)件辦事程度。日前在第四届國際游览年會上,罗浮山景區获评“最美中國游览景區”。這是華南片區独一获此称呼的國度级風光胜景區、國度AAAAA级游览景區。

策動:邹高翔 田霜月

编缉:南都记者 邹高翔

采写:南都记者 申鹏 李思萌

拍照:南都记者 张嘉培 王诗媛

南都周刊 陈晓

出品:南邊都會報要闻编纂部 莞惠消息部

學術参谋:中共廣东省委党史钻研室钻研員卢荻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報人寻根:一台印刷機,印记东江纵队战火辦報史